一、成果名称
液体食品非热杀菌保鲜技术
二、项目介绍
1.详情
本项目利用脉冲电场对果汁进行灭菌保鲜处理。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细胞会产生跨膜电势,跨膜电势挤压细胞膜,使得细胞膜厚度减小。当超过临界值时,细胞膜会产生崩解,形成小孔。由于细胞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当这些小孔面积较小时,细胞能自动修复这些小孔,这些小孔是可逆小孔。但随着电场强度增加,或者随着作用时间增长,细胞崩解面积大到细胞难以自愈,此时的击穿不可逆,细胞内容物外泄,导致细胞死亡,达到灭菌目的。
2.产品性能优势
项目主要对标目前炙手可热的“巴氏杀菌”,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一)灭菌效果:巴氏灭菌只可以对牛奶中的原生菌进行杀灭,仍残留部分的耐热细菌及芽孢,因此只能在 2-6℃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 2-7 天,这是目前巴氏杀菌所面临的最大短板。但是脉冲电场利用高压电场所引起的细胞形变,进一步导致细胞死亡,可以在 50 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达到 99.99%的灭菌效率,且不仅可以杀灭原生菌,对耐热菌以及芽孢同样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
(二)营养保留:脉冲电场灭菌技术作为一种低温灭菌技术,避免了热杀菌所带来的营养损失,经检测经过脉冲电场灭菌的牛奶对牛奶中所富含的蛋白质、维生素、乳糖等营养物质几乎没有损伤。
(三)处理成本:经调研,处理相同流量的牛奶,脉冲电场灭菌装备成本的巴氏灭菌装备的 70%,因此,脉冲电场灭菌还是一种更为经济的处理方式。
3.市场前景及应用
随着科技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方便、优质、风味自然、口感醇厚、外观新鲜的食品更为青睐,对获得这种食品的最少化加工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 年 10 月 25 日印发实施《“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对食品制造加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因此,食品杀菌保鲜技术工艺面临着巨大机遇。
2014 年我国饮品市场约为 15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为 7%,全国饮料产量在 2014 年达到 166.99 万吨,国内牛奶产量在未来几年内将不断增长,2017 年以后牛奶产量突破 500 万吨,市场规模约 473.08 亿元,以后每年将以 10%的增长速度增长,截止到 2022 年我国牛奶产量将达到 17254 万吨。
结合前期的市场调研,团队前期开发基于脉冲电场和低温等离子体的流体食品杀菌保鲜装置定位于各类果汁果类饮品加工制造企业、各类牛奶加工制造企业,以及研究院、高校等科研院所。
4.技术成熟度:原理样机
5.合作方式:面议
6.负责人:常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