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四大主导支柱产业规模总量达到2万亿元;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1%以上。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
2023年全年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75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9.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312.0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8015.9亿元,增长5.2%。
工业生产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增势强劲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4%,全年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水平。
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增加值增长6.7%;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增长4.1%。
分产品看,光伏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分别增长529.8%、111.2%;载货汽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金属切削机床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8.9%、27.8%、26.1%。装备制造业增势抢眼,实现增加值增长30.6%,拉动全市增长10.1个百分点。
工业“家底”殷实
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且该市有41个工业大类和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制造业优化升级位列五大行动首位。《行动计划》聚焦数字经济赋能,推进中国算谷建设,巩固提升服务器产业优势,加快突破集成电路产业,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运行
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9.1%;制造业投资增长7.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9.7%。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170.2万平方米,下降5.8%;商品房销售额1553.2亿元,增长2.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6.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5.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工业投资增长25.4%,快于全市投资23.3个百分点。新动能投资加快,“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7.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1.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0.6%。高技术投资增长16.6%,快于全市投资14.5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不断提升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0.8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税收收入797.9亿元,增长15.1%,税收占比75.2%。
对外贸易保持稳定
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161.0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出口 1373.4亿元,下降1.1%;进口787.6亿元,增长2.8%。
持续推进“个转企”“企升规”,壮大规模以上企业群体
工业是一座城市的“腰杆子”,腰背发力,头就能高高挺起。《行动计划》聚力推动中小企业攀登发展和优质企业倍增发展。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3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等优质企业总数达到8000家以上;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领域上市企业达到45家。
济南市重点聚焦“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全力引领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四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