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况
嘉兴市,浙江省辖地级市,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城市。截至2022年,全市下辖2个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陆地面积3915平方千米,海域4650平方千米。
2022年11月30日,嘉兴市户籍人口374.8457万人,常住人口555.1万人,人口城镇化率72.4%。 2022年,嘉兴市生产总值(GDP)6739.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城市定位 国家卫生城市 浙江省教育强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第三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先进集体 联合国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产业格局 支柱产业:现代纺织、新能源、化工新材料、汽车制造、智能家居 嘉兴的产业结构:主要由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组成,其中工业是嘉兴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以制造业为主;化学工业是嘉兴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本土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纺织化学品等领域。服务业发展迅速,嘉兴企业发展的核心定位是新材料产业。 整体布局: 从城镇区域布局来看,嘉兴中心城区的区域进一步扩大。 南湖区南部的余新镇已经被纳入中心城区,而秀洲区北部的油车港镇也在范围之内。 这意味着,嘉兴未来的中心城区将逐步与桐乡和嘉善实现接壤。 城镇布局: 从中心城区的辐射来看,嘉兴制定了“中部强心+东拓+北融+西延+南联”的格局。 这也意味着未来嘉兴如果要撤县,将优先发展嘉善和平湖。 由于国家近期收紧了措施,也不知究竟何时才能够实现。 城镇体系: 完善“一大、六中、三十五特”三级城镇体系。 产业环境 一、区位优势 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发达,物流通畅,地理位置优越,互联网普及率较高。东接上海、北临苏州、西邻杭州,与宁波、绍兴隔江相望。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二、GDP+人口优势 2022年GDP排名榜位列第41名,常住人口为555.10万人。 三、中国地级市百强第10名 拥有中国宜居宜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四、距大区/省/市/区重点城市的距离 距杭州86.87公里,1.3(小时)车程;距上海98.7公里;距苏州80.91公里。 五、代表企业 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合盛硅业、福莱特、中国巨石等企业。 人才政策 01创新嘉兴 · 精英引领计划 (1)创业创新领军团队项目A类1000万元、B类800万元资助。 (2)创业领军人才(含青年创业领军人才)A+类700-1000万元、A类500万元、B类300万元、C类200万元的项目资助。 (3)创新领军人才(含青年创业领军人才),按人才年薪的A类70%、B类60%、C类50%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薪酬补助,每年最高给予A类100万元、B类60万元、C类40万元补助,补助时间不超过5年。 (4)35周岁及以下青年人才入选“精英计划”的,上浮5%的奖励额度。 (5)创业领军人才(团队)注册企业入驻政府类平台的,可享受3年内免租或补助。 02嘉兴市大学生“550”引才实施意见 (1)求职就业“一条龙”服务。毕业 2 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签订 1 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给予个人每年3000 元的就业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 3 年。嘉兴户籍毕业 5 年以内或嘉兴高校毕业 5 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初次进入嘉兴企业就业的,给予 3000 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 (2)自主创业“一体化”支持。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遴选一批优质大学生创业项目,对获奖并在嘉兴落地的项目给予最高 20 万元的创业奖励;对在省级以上创业大赛获奖并在嘉兴落地的项目,给予 1:1 配套奖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 5 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在嘉兴新创办企业租赁办公用房的,符合条件的给予 3 年内最高 10 万元的创业补贴。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可申请最高 50 万元的创业贷款。 (3)激励企业招才育才。持续开展“千企百校行”巡回引才活动,对当年度从市外新引进 50 名以上全日制本科生(或 10 名以上全日制研究生)的企业,给予 20 万元的引才奖励;引进 25 名以上全日制本科生(或 5 名以上全日制研究生)的企业,给予 10 万元奖励。校企合作通过“订单班”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学制 2 年以上,每班 30 人以上),给予企业 10 万元/班的育才补贴。 (4)鼓励企业培养人才。鼓励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注重考核工作绩效和创新成果。企业专技人才新取得正高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分别给予每人 10000 元、5000 元的奖励。鼓励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对新取得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符合职业培训补贴条件的,分别给予 3200 元、2500 元、1800 元的培训补贴;对纳入紧缺职业(工种)的培训项目,上浮一定的补贴额度。 ...... 本意见自2021-01-13起施行,有效期至 2025 年底。 03加强科技人才引育 (1)大力引育高精尖缺人才。对通过我市成功入选国家和省海外引才计划、国家和省特殊人才支持计划的,按照国家和省财政奖励额度分别给予 1:1 配套奖励。入选国家级科技创业人才项目的,给予 120 万元的奖励资金支持。对入选的“星耀南湖”领军人才计划创新人才项目,每年给予用人单位最高 100 万元的项目补助,补助时间不超过 3 年。 (2)重点扶持顶尖高端团队。对入选的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除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外,市财政给予最高 1000 万元资助。对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重大优秀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可予以最高 1 亿元的资助。对入选的“星耀南湖”领军人才计划创新团队项目,给予最高 1000 万元的项目资助。 (3)着力引进国外专业人才。对引进“海外工程师”的企业实行年薪资助支持。对引进外国智力项目获得国家级或省级资金支持的,给予引智单位 1:1 配套资金支持。新列入嘉兴市级及以上外国专家工作站的,给予企业最高 50 万元建站奖励资金支持,绩效考核合格的,给予建站奖励资金的 20%作为扶持奖励。 本意见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政策执行期限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12 月31 日。 04“秀湖双百计划” 一、申报条件: (1)海外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在国内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申报人为所在企业创始人或创始团队,为企业的第一大股东或者最大自然人股东,且自有资金(含技术入股)或跟进的风险投资占创业投资的>30%。 (3)申报人须已在秀洲高新区注册企业,且纳税地在秀洲高新区范围内。 二、扶持资金: (1)国家、浙江省(或其他省)“引才计划”类专家、“万人计划”专家或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国内双一流大学校长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负责人创业人才:资助100万元。 (2)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且在国内外知名企业担任中层职务5年及以上的创业人才:资助80万元。 (3)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且有5年及以上国内外知名企业(或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工作经历的创业人才:资助50万元。 (4)具有博士学位的创业人才:资助30万元。 (5)具有硕士学位的创业人才:资助20万元。 05“星耀南湖” 一、申报条件: (1)领军人才: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的国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2)顶尖人才: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的国内外顶尖专家(年龄<60周岁)、顶尖青年科技人才(年龄<40周岁),近5年取得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 (3)拔尖人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经济金融、社会工作等领域的国内外优秀人才,一般要求活跃在生产和工作一线,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业绩较为突出或具有较大创新潜力,在行业内认可度较高。 (4)柔性人才:我市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项目攻关、退休返聘等形式开展合作的嘉兴市外优秀人才,每年在嘉兴工作2个月以上。 二、扶持资金: 惠企政策 01关于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一、支持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1)对企业当年研发费达 60 万元及以上,且占营业收入比重达 3%及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除外),根据企业研发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排名分类分档进行资金支持,对排名前30%(含)、排名前 30%-70%、排名末 30%(含)的支持上限分别为 10 万元、8 万元、5 万元,同一企业累计享受不超过 3 次。总兑现限额 800 万; (2)对研发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连续 3年达 15%(含)以上,且 3 年研发费总额超 180 万元的科技型企业,给予申报奖励当年度研发费 20%的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最高支持 50 万元,每家企业仅享受 1 次;总兑现限额500 万; (3)...... 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承担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立项的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上级经费 30%的配套资金支持(上级明确要求配套支持的除外),其中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最高 200 万元配套资金支持,承担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单位)给予最高 50 万元配套资金支持,项目立项后拨付配套支持金额的 50%,其余资金经上级科技部门验收合格后拨付;...... 三、加强科技型企业引育。对认定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有效期内给予一次性 10万元的资金支持;认定为省科技领军企业的,有效期内给予一次性 30 万元的资金支持;已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且首次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人才企业给予 30 万元资金支持。 四、加强科学技术奖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我市单位,给予最高 1000 万元、500 万元和 200 万元奖励;获得省级技术发明奖或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我市单位,给予最高 100 万元、50 万元和 30 万元奖励。 产业政策 01生物医药 一、研发创新 (1)新药:开展临床试验并在我区转化,按实际研发费用的20~40%补助,获准临床的,最高800万元;完成临床实验的,最高3000万元;取得注册证书的,每个奖励300万元;每年最高1亿元。 (2)仿制药:新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给予100万元奖外,其中已开展临床试验的,每个品种再给予100万元奖补;已上市并通过一致性评价,按实际研发费用的20%补助,每个最高300万元;每年最高1000万元。 (3)特色原料药:通过FDA、EMA审查,并获得USDMF/ASMF\CEP证书,按实际研发费用的20%补助,每个最高300万元,每年最高500万元。 (4)医疗器械:新取得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按实际研发费用的40%补助,每个分别最高300万元、500万元,每年最高1000万元。 二、成果转化 在南湖区取得注册证且实施的产业化项目 (1)药品:项目总投资(不含研发投入)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按生产性设备投入的10%补助,最高2000万元;项目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按生产性设备投入的12%补助,最高4000万元。 (2)医疗器械(第二类、第三类):项目总投资(不含研发投入)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按生产性设备投入的12%补助,最高500万元;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按生产性设备投入的15%补助,最高3000万元。 02微电子(半导体)&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一、微电子(半导体) (1)对设备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半导体制造业新建项目,给予实际投入(仅指设备、技术及软件投入)的15%补助,最高5000万元。 (2)对半导体设计企业,按照购买软件、知识产权使用费给予费用的20%补助,每年最高1000万元。 (3)对半导体企业开展的工程产品首轮流片,按照该产品掩膜板制作费用的60%或首轮流片费用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研发支持,每年最高500万元。 二、智能装备制造 对设备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制造业新建项目,给予实际完成设备投资的15%补助,最高5000万元